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面试辅导 > 小学教案 > 正文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发表时间:2019-09-03

  各位考生:
  网校收集整理了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以供考生参考(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好学通在此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可关注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直接咨询网校客服!

  所有题目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内容逐步更新中……!
  一、题目
  (一)试讲题目:《只有一个地球》
  1.内容: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2.基体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梳理课文内容并体会地球的珍贵;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二)答辩题目
  1.你是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
  2.为什么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二、试讲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个短的纪录片,在看的过程中,大家需要去感受一下地球形成的来之不易(时间之久)以及地球的美丽壮观。好,影片已经播放完毕。看到大家一直在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想必已经被这部影片深深吸引了。那我们刚才看到这么美丽的地球,它只有一个,并且现在它已经变得没有美丽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去一探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思考:这篇文章都写了地球的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地球的外表
  第二部分(2):地球的体积
  第三部分(3-4):地球的资源
  第四部分(5-9):地球的珍贵
  (三)深入研读
  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可再生吗?请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证据。
  (文中第四段:“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从中可以看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开始是可再生的,后来因为人类的破坏,使得资源变为不可再生了。)
  2.地球为何这么珍贵?(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时间5分钟,讨论后小组交流展示,教师进行总结)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美丽壮观且和蔼可亲)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地球自然资源变得不可再生,当资源枯竭的那一天,人类将无法生存)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将来到底能不能去其它星球居住呢?几率有多大呢?(展开一个小型辩论赛)
  (辩一:认为可以居住到其它星球,例举一些科学发现)
  (辩二:认为不可以居住到其它星球,文中科学家已经表明态度)
  (五)小结作业
  1.总结:师生朗读重点段落,并共同总结。
  2.作业:学生下来查阅相关资料,看看有没有与地球相类似的星球(适意人类居住)。
  板书设计:
  
  三、答辩题目解析:
  1.你是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
  参考答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而朗读不是简单、机械、生硬的强调,而要建立在恰当的理解上。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情动而辞发”。第一步是学生“潜入课文”,触摸言语形态,引起阅读冲动,例如,在本堂课中,我首先带领学生一同观看了小段片,激起了学生的情绪,然后随即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第二步再读文章,体察情感。抓住关键词句,增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第三步指导朗读,带着对文本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置身情景,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情”一词由“感”与“情”所组成,朗读先“感”(感知课文)而生“情”。综上所述,我在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放在了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基础之上再行指导。
  2.为什么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参考答案: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传道授业解惑,良师犹甚。良师,或悉心以教,雏凤清于老凤声;或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或指点迷津,柳暗花明又一村;或旁敲侧击,心有灵犀一点通。孔子曰:“爱之,能毋劳乎,忠焉,能毋诲乎?”陶行知“爱满天下”,并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良师选择了太阳的事业,就选择了燃烧自己,他们甘当人梯,为人作嫁,鞠躬尽瘁,虽九死而未悔。
  由此可见,教师这一职业所赋予的本意,而后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又将“爱”划入重要的范畴——关爱学生,如何关爱学生,到底要关爱到何种程度,我认为一位老师就应该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看待,只有保持好这样一颗大爱之心,秉持好一位教师该有的专业态度,才能干好教师这个职业,保证其教育不变质。

  *好学通十几年致力于网络课程培训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及优秀的师资,欢迎大家免费试听网校最新教师资格课程!网校收集整理了大量教师资格模拟试题以供考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