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笔试辅导 > 考试技巧 > 正文

2019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资料:劳动经济学发表时间:2019-06-08

    文章导读:2019年全国考试辅导资料,编辑团队会在第一时间发布考试报名时间,准考证领取时间,考试时间,成绩查询时间,证书领取信息以及辅导资料,模拟试题等考试资料

  劳动经济学
  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要素的特点:1、动力性2、自我选择性3、个体差异性4、非经济性
  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1、人力资源:它作为一种劳动力供给实体、作为一个统计对象,是指以国家或地区为范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数量)×质量
  2、人力资源的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3、劳动力供给的内容:
  微观劳动力供给;中观劳动力供给;宏观劳动力供给
  4、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因而也称为“引致需求”。
  5、使用劳动要素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消费需求
  6、劳动力需求的增量产生的根源是:
  社会消费总量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内容的丰富化。
  7、微观劳动力供给:即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劳动力供给。
  8、微观劳动力供给取决于:经济单位(社会、地区、部门、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
  9、中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工资竞争力;专业教育的门类;人的就业偏好;劳动要素的流动性
  10、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
  人口因素;劳动参与率;劳动时间
  11、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
  遗传、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教育因素;人力投资数量
  人力投资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与观念因素
  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三、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1、工资的定义:所谓工资,是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而作为劳动报酬领取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
  2、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补贴以及职工个人福利等。
  3、工资原理:
  早期的工资论:生存工资论、工资基金论;边际生产力工资论
  供求均衡工资论;工资谈判论;分享工资论
  4、工资导向政策的内容包括:
  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新兴产业倾斜的政策,支持其发展。
  向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倾斜的政策。
  对社会需求大,但人们不愿意从事的职业、公众给予扶持的政策。
  吸引人才、限制低素质劳动力的制度。
  5、工资导向政策的手段包括:
  拨款、贷款;税收减免;工资补贴;对一些特殊岗位如科学家、企业家给予高工资待遇等。
  6、最低工资政策的定义:
  政府根据一个地区的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物价水平和社会劳动者抚养人口系数,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7、收入政策的含义:
  狭义的收入政策是指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与物价的增长,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广义的收入政策不仅包括宏观调控,而且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即社会收入分配政策。
  8、收入政策的作用:
  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9、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