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碳排放管理师 > 考试介绍 > 行业资讯 > 正文

在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的道路上,储能、特高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发表时间:2022-03-01   

近日,“‘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线路“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高压作为我国电力远距离输送必备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或缺的存在。国家电网此番大动作,也就意味着我国特高压进程开始提速。

我国特高压的发展从“白手起家”到走向国际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中国人民的智慧在特高压建设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从2006年我国第一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到2020年底,中国已经建成了“14交16直”在建“2交3直”共35个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

跨省输电规模将达3.5亿千瓦

提到特高压,就不得不提我国特高压建设的主力军——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目前国家电网已建成投运的特高压累计已有28条(详见前文:28条投运!9条待建!一文读懂我国特高压发展现状!)。其中,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在2021年12月28日已经顺利完成了跨越长江架设施工。

从2016-2020年国家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逐渐增长,增长幅度有所加大,2020年国家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达20764.13亿千瓦时,预计2022年国家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达28346.11亿千瓦时。

值得注意的是,据报道称,“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其中,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开工“10交3直”共13条特高压线路。

获悉,2021年3月1日,国家电网曾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已建跨区输电通道逐步实现满送,提升输电能力3527万千瓦。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2030年,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将提升到3.5亿千瓦。

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在近日撰文表示:“持续优化电网发展布局,加大特高压和配套电网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力争通过“十四五”“十五五”时期的努力,将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由目前2.4亿千瓦提高到2030年的3.7亿千瓦以上,全力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并为各类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坚强网架支撑。”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一直加强对特高压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跨区输电做好支撑,以此保证西北部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可以顺利输送到东南沿海地区的用能高峰省份,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难题。

特高压有多重要

所谓特高压,就是1000kV及以上的交流电或±800kV及以上的直流电。相对于普通电线,特高压的输送距离是普通线路的2-3倍。

由于我国电力资源与负荷严重不均,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而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供需距离相距约800-3000km。由于资源丰富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也比较稀少,产生的电量在那些地区无法完全消纳,且电力资源不易存储,如果没有办法强力输送出去,资源就会浪费,这使得跨区域调度能力提升迫在眉睫。

特高压建设不仅彻底扭转了我国电力运转受制于煤炭运输限制的瓶颈,还让中西部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时通过特高压外送通道传输出去,解决其消纳问题。

南方电网日前发布《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投资额相比“十三五”期间同比提升36%。有行业分析师指出,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落地,加速以“数字化”、“清洁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其中配电网投资、特高压系统超预期。

也就是说,不仅国家电网重视特高压建设和投资,南方电网同样把特高压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解决西南水电外送问题,特高压建设也是南方电网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目标。

我国特高压的发展从“白手起家”到走向国际用了20余年的时间,二十余年间,特高压在争议声中几起几落。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改进,多数争议声已经烟消云散。

2022年1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学习提到: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这是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及发展特高压,这让曾经备受争议的特高压第一次被定了性。我国发展特高压线路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先决条件。

特高压建设需要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已是世界第一。加上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2021-2022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风光大基地发电项目陆续启动,首期100GW已经开工,内蒙、陕西、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分布较多。把新的能源运输到用电大省,就需要特高压运输,所以风电和光伏新能源兴起,特高压建设速度一定要加快。

从以往的建设经验看,我国特高压建设的速度依然有待提高,从特高压项目立项、审批再到招标、采购、涉及拆迁等众多环节,导致特高压建设的速度普遍不够快,一条线路分几个段,一段修下来就要一两年的时间,整个几百公里的特高压线路全部完工所需时间就会相当长。

以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该项目是2020年11月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到现在项目依然在紧张地进行中。要保障特高压建设速度与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速度的一致性,才能确保其在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上发挥作用。

事实上,我国风电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当地消纳空间非常有限。风电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需要扩大风电消纳范围,大风电必须融入大电网,坚强的大电网能够显著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光伏大基地也主要定位在西部的荒漠地带,以这种基地项目建设速度断则数月,长则一年的建设速度,是比特高压建设速度要快得多的。因此需要特高压建设进一步提速,才能保证电源外送。

另外特高压直流和特高压交流不可偏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科院研究员周孝信指出,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只能互补,不能互相取代。

直流输电只具有输电功能、不能形成网络,类似于“直达航班”,中间不能落点,定位于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点对点”输电。直流输电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减少或避免大量过网潮流,潮流方向和大小均能方便地进行控制。但高压直流输电必须依附于坚强的交流电网才能发挥作用。

交流输电则具有输电和构建网络双重功能,类似于“公路交通网”,可以根据电源分布、负荷布点、输送电力、电力交换等实际需要构成电网。中间可以落点,电力的接入、传输和消纳十分灵活。定位于构建坚强的各级输电网络和经济距离下的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广泛应用于电源的送出,为直流输电提供重要支撑。因此在“十四五”期间,特高压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是同步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对于新能源消纳和电源跨区调配的需求。

在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的道路上,储能、特高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储能负责调峰调频,特高压则负责整合资源、分配资源。风光发电+储能+特高压,三者将发电、运输、用电有机整合,形成新能源发电产业闭环。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之一,特高压建设具备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发电产业配套产业随着发电渗透率的提升同步发展,特高压产业已经蓄势待发。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