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笔试辅导 > 幼儿教师 > 正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职场“揩油”是潜规则吗发表时间:2019-06-18

  近日,日本财务省针对公务员公费打车并向出租车司机“揩油”(接受啤酒和现金等)一事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涉案”者多达600人。该省将对这些职员处以减薪、严重警告等处分。

  快递私人物品、虚报差旅费用、接受不当财物……你身边有这样的“揩油”同事吗?你遇到过主动索要好处的客户吗?你公司里有相应的监督处罚机制吗?

  “揩油”成了癖好

  花烟(外企中层)

  大二的时候,应实习单位面试之邀,我第一次走进金茂君悦酒店用餐,那里的金碧辉煌不出所料,但给贫穷的我最大心灵冲击力的,竟是名为化妆间的厕所,还有它里面柔软洁白、无限量供应的卷筒纸。看到它的那一刻,我就产生了一种罪恶冲动,“唰唰唰”,迅速扯下足够几天之用的卷筒纸扔进包里,一种占小便宜的快感涌上心头。

  十年之后,已成为金领且频频出差入住五星级酒店的我,再也不会把手纸、一次性牙具、肥皂、棉签之类的小东西放在眼里。但每当回首往事,金茂里的那一段无疑让我汗颜。人穷难免志短。前几天,我在公司的洗手间里听到了类似的事情。

  那天,两个清洁工议论说,公司洗手间里的大筒卷筒纸消耗速度惊人,甚至常常尸骨无存——不但整卷纸消失无踪,就连卷筒纸当中撑起骨架的纸芯也会一起不见。他们甚至观察到,有个别人在隔间里抽纸发出的声音也有点不同寻常:“一般人抽二三下总归够用了,有些人却要‘咕噜咕噜’抽个不停,有鬼!”呵呵,看来,即使在我们这个白领扎堆的地方,也少不了个别贪小利者。

  其实,贪小便宜是几乎人人皆有的人性弱点,区别只是有人多点,有人少点;有人能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尽力克服,有人即使大富大贵也难改毛病。对于后一种人,揩油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种不太健康的癖好。

  就说我认识的一个电视台女主持吧,她的工资+服装补贴+走穴红包,月入几万元,旺季时甚至可达十来万元,绝对是一富姐。可是,开名车、穿名牌的她,就是改不了爱揩油的脾气。比如,赞助商提供的服装,本来应事后立即归还,她偏就喜欢找各种借口据为己有。尽管衣柜里的衣服已经多得要潽出来了,新款名牌服装再好,过季穿也就成了“巴子”。可她不管,照“揩”不误,最低限度也要多穿几天,才肯还给人家。

  不仅如此,她一旦上了心,还会明里暗里向人家开口。比如,她听说天美钻在正大广场旗舰店里推出了最新款的Kgold@temix“天骄”系列,却偏偏不亲自去买,而要在跟客户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提起,露出一副无限向往的样子,希望人家能够怜香惜玉,不但要埋单,还要亲自为美女买回来,再双手奉上。看在她是美女又是名人的份上,这样的小把戏常常能够得逞,而这也让她更加有了“揩油”的信心。唉,大方的人们啊,真不该把她宠坏,让她继续把“揩油”当癖好!

  “揩油”是不是国情一种?

  唐伯猪(销售)

  前几年在公司啤酒经营部工作,主要销售一种面向酒店的高档啤酒。啤酒业竞争很激烈,促销活动层出不穷,其中最基本的一项是“开瓶费”,每卖出一瓶啤酒,服务员可以凭瓶盖向我们兑换5角钱。别小看这区区5角钱,有的酒店生意好,一个月下来,服务员的“开瓶费”比她们工资还高不少。

  作为酒店老板,当然不愿意利益被手下员工分流,常常要求瓶盖“充公”,开瓶费统一交给酒店。每次这样一整顿,我们啤酒销量就会大减,我们不得不宣布取消开瓶费,然后想出五花八门的方法,最终偷偷以其他形式去“刺激”服务员,调动其积极性。

  “小鬼”要对付,“大鬼”当然更不能马虎。比如有资格签字把关的部门主管、财务经理,作为销售人员,也一定会持之以恒地去“做工作”。比如某私营大酒店的总经理助理,拒“腐蚀”了大半年,最终还是收下了一些价值不高的礼品,之后对我们格外照顾,有时候弄得我们都不太好意思,因为其他酒店同职位的管理人员比她“要求”高多了,也没有这么回报我们。想必那家酒店管得太严了,以至于她不了解“行情”,背负了太多思想压力,只收区区一点东西,这样做实在得不偿失。

  后来,我跳槽到一家大型装饰公司跑业务,接触的甲方大多实力很强,出来谈单子的人也大多很牛气,根本不用你想方设法给他小恩小惠,他们自己会开口要。有一笔大单子谈了半年,吃饭、洗澡、上夜总会不知道多少次,我们老板满以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定价时对方会通融通融。不料吃油了嘴、唱哑了嗓子的对方主管,却一点没让步,最后签了一个微利的低价单。

  “吃了你的,拿了你的,最后还是公事公办。这也是一种境界,人家不担心你要挟他,因为你去嚷嚷他也不会承认……”老板感慨道。这种自己占了便宜,又没有损害公司利益的人,真不太好形容他们——道德上的坏人,合格的员工?

  “中国人习惯揩油。如果你给他五文钱,让他去买醋,他会自己留下两文,打三文钱的醋;如果你给他三文钱买醋,他会留下一文……假如你只给他一文,他没法吃回扣,那么他会在半路上洒掉一些醋,发泄不满。”一个近代英国商人这样形容我们的国人。这样的描绘,当然会让爱国愤青拍案而起,可是这也的确不是空穴来风。就算有些偏颇,也应该让国人对此有所反省,有则改之,共同维护自己的形象。

  领导要做出表率

  闲三阁(国企员工)

  无论单位大小,国有还是民营,揩油现象都难以禁绝。因为有句流传久远的俗话说:“世界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在这种氛围中呆久了,正如常在河边走之人,不湿鞋才是怪事一桩。只不过是,“大家拿”的区别在于,能耐大的“拿”得多,本事小的“拿”得少。

  前年,上级公司发文件,员工相对较少的基层单位,除经理工作用车外,其余领导所配车辆统统上缴。就在书记和主抓生产的副经理所配公车上缴的第二天,他们分别自费购买了二手车,比原来公家配的专车还要高一个档次,至于耗油嘛,反正公司有规定,他们是可以定额报销加油费和修车费用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揩公家的油找冠冕堂皇的借口。他们已经习惯了以车代步,和员工一起挤班车,会感觉有失领导身份。

  单位搬到新办公楼后,为了便于工作,各个办公室都装了201电话,只有重要部门才配201卡。不配201卡的部门有公事需打电话怎么办?找部门负责人,因为他们每月有配的手机卡。于是,重要部门人员公私兼顾,正谈公事时,电话断了,201卡上的钱用完了,就到领导办公室打直拨电话,继续谈公事。如此一来,领导不胜其烦,就将重要部门201电话改成直拨电话。这下大家乐了,因为回归了“利益均沾”的好传统,而其他部门不论公事、私事,也都可以和重要部门共享资源了。

  单位电脑不少,有的部门多达三四台。除了几位领导电脑上网之外,还有几个重要部门的电脑,因为工作需要可以上网。时间一长,单位所有上网的电脑,就成了公用网络。有看网络电视的,有查询股票行情的,有上网聊天的……尽管上网的理由各不相同,但逮着机会“揩”公家的“油”绝不手软,却是相同的。

  单位不是没有惩罚措施,可制度是人订的,在执行时难免“走样”,像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于是“人性化”处理之外,大家“揩油”时都心照不宣,绕开“雷区”,不触碰“高压线”,不显山露水,规避风险。

  说到底,“揩油”是在损公肥私。说严重点,“大家拿”现象是集体腐败。治理“揩油”,领导理应做表率,严于律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