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笔试辅导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9中学教育心理学大纲知识点汇总:第二章发表时间:2019-08-27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学校
    是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个体社会化而建立的专门系统组织。
    学校教育
    特指在课堂情境中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两个最基本的发展趋势:形成终身教育制度;以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要任务。
    现代人个体发展的关键:学会学习
    学生个人心理的发展目标是: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1.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简言之,也就是使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2.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1)毕生发展观
    (2)全面发展观
    教学
    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教学包括教和学两方面。
    课
    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1、三个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及师生相互作用。
    2、三个环节:①内容输入;②师生相互作用;③经验输出
    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创设可是和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
    有效教学的九个指标
    1.清楚而明确地组织教材;
    2.清晰地阐述学习目标;
    3.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
    4.学生从事创造性的活动;
    5.师生均有方向感;
    6.有令人愉快的气氛;
    7.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
    8.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
    9.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最为重要的学生集体是:班集体
    学生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
    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最重要的学生群体是班集体。①班集体特征:育人的目的性、组织的指令性、成员发展的相近性、活动的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伙伴关系的平等性和教师的影响性等。②班集体类型:团结、散聚、离散的班集体。③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组建、形核、形成、发展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Schmuck,1975)建议,教师应在列各方面指导与运用班集体:
    第一,利用教师对班级的期望,使学生加强对自己与对班级的期望;
    第二,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第三,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与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团结;
    第四,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
    第五,利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
    第六,利用师生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2、非正式群体
    指没有正式规定成立,也不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大多2-7人。如班级中的“团伙”。
    特点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无形的压力
    情感依赖性:害怕被孤立的心态
    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如何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
    20世纪50年代莫雷若的社会测量法
    如何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
    A、正确态度
    承认接受,扬长避短。
    B、具体原则
    a.利用其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b.精心做好消极群体成员(尤其领袖人物)的工作
    c.对于破坏型群体,要坚决拆散,不能允许存在。
    教师心理
    (一)教师角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教员、学生模仿的榜样、课堂的管理者、办事员、团队活动领导者、公共关系人员、学者与学习者、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父母、权威人士。
    教师对学生期待的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的行为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课堂上的讲台效应
    教师在讲台上用目光扫视全课堂,每个学生都会认为教师在专门看着自己,从而起到组织课堂的积极作用,并产生积极的效应。
    教师管教学生过程中的误区:
    1、  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2、  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者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地学习
    3、  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4、  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
    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5.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
    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课堂教学能力
    (2)班级管理能力
    (3)人际沟通能力
    2.情感和意志品质
    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
    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
    ③要有耐心和信心
    ④乐观活泼的性格
    ⑤公正不自私
    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与特点
    ①正式交往
    ②代际交往
    ③“一对多”式交往
    课堂交往障碍:
    (1)       语言障碍(2)心理障碍(3)角色地位障碍(4)交往技能障碍(5)课堂结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