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笔试辅导 > 模拟试题 > 正文

人力资源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工作分析 出鞘亮剑发表时间:2019-06-18

  「前言」

  庄子曰:“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在企业中,作为人力资源部经理,要有能力推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能够集大成积广慧唱响人力资源变革进行曲。自然,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必备的。HRM变革之核心即是工作分析的变革,工作分析,必须出鞘亮剑,亮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灵魂来。

  「正文」

  工作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分析工作之义,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朋友的倾诉,工作太累,任职经理职位却做着一般雇员的工作;明明是个车间技术员,却主要承担着管理人员的责任;做着副总经理的位置,却与公司的战略发展大计似乎毫不相关;我同他们进行多次交流意见后,总想找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出如下结论:都是工作分析惹的祸,是该出鞘亮剑的时候了。

  谈起工作分析,笔者不能回避一些事情。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从一所高校毕业分配至国营企业工作,恰逢一九八八年工厂承包热潮的余温还未散去,作为实习,从厂长办公室主任那里领来了厚厚一本《岗位职责明细》,在这本册子内规定了每个岗位的职责,当时的我对这个册子奉若神明,除感叹编写者的文字技巧外,还为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职责内容折服。

  后来,由于工作关系,与其它几个工厂秘书有所认识,如水泵厂、纺纱厂等,一次谈起了我们厂的《岗位职责明细》,另外几个朋友也拿来了他们厂的《岗位职责明细》,通过对比,发现除了厂名不同外,其余内容一模一样,我与朋友非常惊讶!但旋即消除了困惑,因为国有企业的科室设置是一样的,人员工作职责是一样的,这些职责明细是写给经委主管部门读的,没啥作用。因是厂长承包责任制,厂长一个人说了算。招什么工人由劳动局说了算。工资是按档的,是由政府规定的。

  在国有企业工作几年后,来到广东工作,外资企业招聘人才时,用工比较自主,通常到人才市埸和在厂门口招聘,只要写明年龄、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即可。其间主要接触过保安岗位职责的起草。

  直到2000年前后,才真正时兴起“人力资源”的提法,大致意思是将人视作资源而不是成本,人可产生价值不是消耗者,将人提高到一种全新的认识水平,我不能不说这是一埸革命性的运动,这全部要归根于社会主义市埸经济的提出,正是由于市埸经济才将人的价值加以价格化。当时虽然有了“人力资源”的提法,但还是一时难以脱离人事管理工作,人事专业管理人员又能做些什么呢?通常由于工厂要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涉及到人事部培训方面的内容,需要写出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要求,我所经历过的,也是由人事部先找些资料或样本,弄出一个框架,写出来,由各部门经理签了名,最后总经理再盖橡皮章,便大功告成。取到证后,这些说明书便束之高阁,其实,是没有其它什么用处的。若是有客户来外审时,才会拍拍上面的尘土,掀开崭新的纸张,呈现客户眼前,闻起来还有一股发霉的味道。

  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被企业重视也才是本世纪的事,只有那些真正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与企业竞争优势确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管理者,才会真正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迎进家门。通常这些老板先是自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或价值有深度的认识,才有可能知道管理这些人力资源的工具重要性。至于HR不懂老板的心啊,或老板不明HR的难处啊等论调只要明白其论调的苍白即可,是不可深理的。

  本文重点在于讲述工作分析容易进入的误区,以及产生这些误区的根本原因,继而引出有何对策防上进入误区而及时将工作分析出鞘亮剑,亮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魂来。以飨读者,共同探索。

  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职位说明书,包括两大部分即职位描述和任职资格描述。我们在做工作分析项目时,要有“以终为始”的思维架构,做此项目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在牵引着此项目的运作?只有明确了方向才不致“只缘身在此山中”,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工作都均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关,否则,就如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飘啊飘,虽然在飘但却因无了线而无所适从。那么,在实践中,我们通常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哪些误区呢,作以下分析。

  一。工作分析易入误区

  从实践来看,企业在进行工作分析的时候往往会进入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一)为编而编,照搬照抄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这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共识,但这个共识如何才能得以在具体的企业中实现确实是个令人棘手的问题。能发现问题是是难能可贵,但当向公司管理层报告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

  (1)不加寻思型

  往往立答:“好,我全力支持,你开始工作吧!”真正要实施项目时,这个最管理层关注的是他人的意见,对项目的实施支持再无下文。项目也只有在焦急的等待中灭亡。

  (2)不理解型

  往往对你提交的项目方案不闻不问,直到有一天,你在忐忑不安中问及时,他回答:“我还没来得及读,这不,这段时间生产很忙,生产质量出了不少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往后放放不要紧,是吧。”在哭笑不的中,项目十有八九会流产。

  (3)极度兴奋型

  对你提交的方案,流露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问这问那,连标点符号都进行“仔细”修改,于是提出很多他的意见,你左改右改,在领导的指挥下,不分白天与黑夜地加工,再提交上去再修改,经过十多个回合下来,你发现将要定下来的方案与你初提交的方案相比,已是面目全非了,专业的方案竞变成了一堆堆仅仅可称作“文字堆”的不伦不类东西。你的HR专业素质在这种领导的光辉映照下,变得是那么不堪一击,当然,最终结果是你的职业生涯将画上遗憾的句号。

  (4)锦上添花型

  对你提交的方案,仔细阅读,同时非常及时地从大方向给予回应,提出问题,主要考验你对项目实施的信心,如:“在我们公司,你觉得实施此项目,有什么困难吗?”(实际是考察你对公司现状的了解程度)“你的方案实施成本是多少?”(实际是考察你对你制定的项目方案的可信度如何)。但现实中可悲的是,不理解这类老板问题的真实意图而乱了阵脚,试想若连你自己对该项目方案都没底,你的老板如何支持你呢?说实在的,这类老板是最值得尊敬的,也是最可跟的。

  写了以上那么多,主要是想说明:在啥时进行工作分析,人们才会为编而编?我觉得在以上(1)(2)和(3)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为编而编的情形,很简单,所有这些都是做给老板看的,在此目的之下,便从外面朋友处或网上找职位说明书样板,比葫芦画个瓢,“省”去分析的职位说明书出山了,装订成厚厚一本,人见人“爱”,之后人们便忘记了这档子事,没人实用,只是来应付客户的审查,因此这类职位说明书最大的功勋是做给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