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笔试辅导 > 每日一练 > 正文

2019幼儿教育心理学章节重难点汇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发表时间:2019-08-27

    只看不练往往达不到复习的效果,好学通小编为帮助大家顺利完成考试,特收集章节的课后训练习题,希望能促进大家的学习

    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1.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
    在教育系统中,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社会规范学习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与行为方式的学习。
    1)社会规范的认知学习,指有关社会规范的伦理准则知识,包括规范必要性知识、规范。
    2)社会规范的情感学习,指通过移情训练和行为结果的反馈,消除情感障碍,产生与社会规范相符合的情绪情感体验与需要体系,本身的内容与执行规范的程序性知识学习以及各种行为“好”与“坏”的判断。
    3)所谓社会规范的行为学习,指通过强化与替代强化,在各种伦理情境中获得与各种伦理规范相符合的行为方式。
    社会规范学习是认知学习、情感学习与行为方式学习的统合,将个体的规范认知经验、情感经验与行为经验不断整合,形成知、情、行相一致的一体化经验,完成交往经验的概括化、系统化,从而产生与社会规范要求相一致的需要体系即动机系统,以及与规范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即行为系统。
    2.品德发展的实质
    品德,即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它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道德行为规则)做出某种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品德的发展
    1)道德认知判断的发展
    ①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
    道德是由种种规则体系构成的,道德的实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的基础。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5岁幼儿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他律阶段(5-8岁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处于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阶段(9-11岁儿童进入自律阶段,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阶段道德转化的过程。
    ②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
    承认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顺序,都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的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关心他人的利益,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强调社会交往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道德两难故事)
    2)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观。
    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分成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在这些阶段中,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生理上的自制到心理上的自制。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1.社会规范的遵从
    遵从即从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知识,甚至有抵触情绪。遵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个体对规范所要求的行为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是迫于权威或情境的压力才遵从了规范。
    2.社会规范的认同
    对自己所认可、仰慕的榜样的遵从、模仿,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这已不简单是因为外部压力。认同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者有明确的行为意图,团体的规范对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社会规范的内化
    学习者对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之称为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一体化。学习者所做出的规范行为是由自己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而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所控制的。社会规范的同化,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而成了稳定的品德。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1.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认知又称为道德认识,是指人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通常表现为人对道德想象或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包括对一定道德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且以此来评价自己的他人的道德行为。
    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言语说服(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小组道德讨论(小组道德讨论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
    2.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的培养:移情能力的培养(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是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羞愧感(人的良心受到谴责)
    3.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进行的各种具体行动,是实现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的手段。
    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1)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道德行为受到榜样行为的多种影响,①形成新的行为,②消退已有的行为,③抑制已有的行为,④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2)赏罚控制;3)抗拒诱惑。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1.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
    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严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它具有一贯性、严重性、有意性、倾向性等特点。
    品德不良的学生可以分为一下四种类型:顽固型、随流型、忏悔型、冲动型。
    2.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1)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①家庭的不良影响
    a.家庭结构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包括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家庭关系结构的破坏;家庭意识的不良和家长的不良性格等方面。
    b.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消极影响, 2.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1)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①家庭的不良影响
    a.家庭结构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包括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家庭关系结构的破坏;家庭意识的不良和家长的不良性格等方面。
    b.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消极影响,
    ②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的不良影响
    a.某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
    b.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互不沟通,互不配合,各行其是,削弱了教育的力量,甚至相互抵消。
    c.有少数教师本身缺乏师德,或者品德不良,给学生带来了直接的不良影响。
    d.有些学校破墙开店,教师经商,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学校里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e.学校的各种压力,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焦虑与挫折,从而产生不良行为。
    f.有些教师对学生或家长的要求过高、过严、过急,而忽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人格尊严,无节制地加大他们的精神压力,以至造成他们的对抗心理而产生不良行为。
    ③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a.社会上各种错误的思想、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
    b.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坏人的教唆;
    c.学生群体亚文化与小伙伴的不良影响等。
    2)学生不良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
    ①中小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
    a.他们正处在迅速社会化阶段,未定型、可塑性大;
    b.他们自我意识能力差,因而抗腐蚀能力差,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诱惑和熏染;
    c.他们既有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又乐意成群结队;
    d.他们重感情、易激动。
    ②不良行为者的心理特点
    a.错误的道德观念;b.异常的情绪表现;c.明显的意志薄弱;d.不良的行为习惯;e.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3.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3)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4)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