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碳排放管理师 > 考试介绍 > 行业资讯 > 正文

“双碳”背景林业发展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发表时间:2022-01-04   
碳达峰碳中和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访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吴晓松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一段时间以来,林草行业已经行动起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吴晓松。
 
 
 
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林区
 
“双碳”背景林业发展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
 
 
 
记者:您如何看待林草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吴晓松: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植树造林成为抵消温室气体的有效路径。
 
“双碳”背景下,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随之提高。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及“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政府承诺和宣布的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举措,都包含了增加森林蓄积量这一综合反映林业工作成果的目标。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面积已经达7954.28万公顷,全球增绿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提高至23.04%,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蓄积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年均增长1.18亿吨,年均增长率1.40%。值得一提的是,中幼龄林占我国森林资源面积的60.94%,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伴随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具有较高的固碳速率和较大的碳汇增长潜力。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10年,我国需要通过造林和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式增加森林蓄积量,以实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的目标,这是我国林业发展新的挑战。据介绍,我国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约90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最大潜力有可能达到28%到29%。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可用于造林的土地还有约3000万公顷,加上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总共还有4000多万公顷土地可以用来扩大森林面积。然而,我国目前50%的可造林土地是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难度较大。为实现2030年森林蓄积量190亿立方米的总目标,林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和增汇潜力的森林可持续的经营能力;改革财政性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全社会造林积极性。
 
 
 
云南曲靖会泽县
 
记者:“双碳”目标下,林草行业需要关注哪些政策措施?
 
吴晓松: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十四五”时期森林覆盖率要提高到24.1%。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纳入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任务。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国家林草局提出林草部门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充分利用林草碳汇实施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减排交易平台,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林草碳汇减排行动,助力重点区域、大型活动组织者、自愿减排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用林草碳汇实现碳中和,逐步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林业企业和林业项目的对接,加大对林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适合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新贡献。多地为林业企业、林业碳汇产品提供低成本稳定资金支持。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概念。生态环境部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再次明确了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纳入国家配额发放的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不超过其配额5%的CCER进行履约。
 
 
 
湖南邵阳新宁县
 
“双碳”战略中林业的着力点和机遇
 
记者:“双碳”背景下,林草行业的关注点在哪里,又有哪些机遇?
 
吴晓松:在“双碳”背景下,林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开展林业碳汇、发展高质量林业产业和发挥绿色金融作用等多个方面。
 
我们要知道,森林碳储量不等于林业碳汇,更不能过分夸大其经济效益。要理解和把握林业碳汇的发展机遇,首先要厘清碳汇、林业碳汇等相关概念。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定义,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林业碳汇,通常是指通过森林保护、湿地管理、荒漠化治理、造林和更新造林、森林经营管理、采伐林产品管理等林业经营管理活动,稳定和增加碳汇量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的一种产品类型,即:造林项目和森林经营项目。根据我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CCER项目备案通知和备案项目数据,目前获得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CCER项目中共有15个CCER林业碳汇项目,其中3个项目已签发首期减排量,类型有造林、竹子造林、森林经营等碳汇项目,分布于广东(3个)、北京(1个)、江西(1个)、湖北(1个)、内蒙古(3个)、黑龙江(2个)、云南(1个)、河北(3个)等8个省市自治区,获得备案林业碳汇项目占总备案项目数量的2%。
 
再来说说“方法学”。这是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审核的标准与依据。目前我国有4个CCER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分别是《AR-CM-001-V01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AR-CM-002-V01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和《AR-CM-003-V01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AR-CM-005-V01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这4个林业碳汇方法学,为我们开发CCER林业碳汇项目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其中,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和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是我国首创。
 
我国CCER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流程大致为7个步骤,分别是项目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备案、项目实施、项目监测、减排量核证及备案签发。
 
积极参与我国碳市场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落实中国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目前已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1年11月2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3722.82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约15.97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自2012年开始运行,截至2021年9月30日,自愿减排交易累计成交量超过3.3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逾29.51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已被用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配额清缴抵销或公益性注销,有效促进了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保护补偿。
 
碳市场是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汇交易的结合,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建成全国统一碳市场,林业碳汇的市场功能将被逐渐放大。因此,要加快推进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创新,建立碳排放权定额管理制度、森林碳汇培育机制、交易体系、监测监管体系以及交易技术支撑和政策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碳市场金融激励功能和作用,将减排与森林碳汇生态服务有机结合,实现林业碳汇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同时,应尽快建立基于市场的林业碳汇管理机制和开发更广泛的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和方法学,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保障。
 
 
 
四川阿坝州黑水县
 
记者:CCER林业碳汇对林业企业意味着什么,您有哪些成熟的案例可以分享?
 
吴晓松:塞罕坝的案例值得关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造林碳汇项目(项目编号681,北京卡本能源咨询有限公司开发)于2016年4月获得项目备案,并于2016年8月获得减排量备案。这是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改委注册成功并获得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林业系统碳减排量最大的自愿减排碳汇项目。塞罕坝林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项目编号981,北京卡本能源咨询有限公司开发)于2016年8月获得项目备案。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根据碳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保守估计,计入期内两个项目产生的总减排量可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
 
具备优良可开发碳汇资源的地区和企业,可开展并完成森林碳汇资源摸底调查与碳汇项目开发潜力研究,推动碳汇项目开发。如内蒙古森工集团经营、保护着我国面积最大、资源保存最好的重点国有林区,经测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每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达6159.74亿元(2018年为核算评估基准年),其中“绿色碳库”总价值量为1071.75亿元。当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蓄积约9.4亿立方米,森林碳储总量稳定在17.2亿吨以上,生态系统每年固定二氧化碳达8500万吨以上,森林蓄积年增量2000万立方米左右,保守估算林木年固定二氧化碳达3600万吨以上。
 
而排放企业,不管是购买,还是直接参与林业碳汇项目,都能促进企业低碳发展,参与碳市场交易,帮助企业应对来自政策、成本和客户等内外部的碳减排压力。不仅是降低履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提升企业低碳环保形象,彰显生态保护等社会责任。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单位,应充分理解碳市场对林业碳汇项目的管理规定以及所选择方法学的适用条件,在项目设计文件和监测报告编写及碳汇量监测等方面加强能力建设,还可以邀请专家指导申请开发适用于具体林业碳汇项目的新的方法学。
 
必须走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林业产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成败。
 
林业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应该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全面“减碳”。着力构建绿色可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林业产业链企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增强融合程度,推动绿色技术和产品发展。在自身用能特别是园区用能方面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做好自身碳排放和监测。结合自身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森林、草地、湿地、湖泊、土壤等固碳作用,增加科研投入,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增量。
 
 
 
广西河池天峨县
 
期待绿色金融助力林业发展
 
 
 
记者:“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如何助推林业发展?
 
吴晓松:“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实现,对林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造林、森林抚育、森林保护的林业补贴政策,逐步扩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为积极推动建立地方财政森林经营补贴制度提供依据;有利于建立健全林业减排增汇金融支持体系,将林业碳信用纳入金融产品开发系列,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与林业减排增汇项目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也有利于将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纳入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进一步利好林业碳汇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由此拓宽林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如:安徽省泾县发放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将无形的碳汇价值实实在在地转变为可质押资产,增加林业企业融资来源。金融机构以企业碳汇预期收益权为质押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通过对项目林场碳汇量估算评估,增加对林业企业的授信维度;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机构,通过科学测算出具相关报告,预估该林场20年的碳汇量。
 
 
 
西藏林芝巴宜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大考,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而林业发展在发挥减缓气候变化效益基础上还兼具生态综合价值和社会综合效益。林草行业应当继续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做强生态主业,注重技术创新与推广,提高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探索新途径。
 
版面呈现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