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幼儿教师 > 幼儿面试 > 正文

我们读懂德鲁克了吗?发表时间:2019-06-09
  熊彼特回答阿道夫的一个问题道:“你知道吗,阿道夫,在我现在这个年龄来看,人们若只晓得我写了几部著作及发明了一些理论,我认为是不够的。如果没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你就不能说你已改变了世界。 p>  太多人关注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论著,却鲜有人深入了解德鲁克生平和人生轨迹。读一种理论或思想,必须明白那是一个人的理论和思想;割裂了人与人的思想,不深刻地了解这个人,如何深刻地了解他的思想呢? p>  当然,我这里要说的是关于企业家的。我们的企业家学习和阅读德鲁克的著作,探讨和实践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理论,但常常不去了解德鲁克这个人,他们知道作为管理学之父的大师德鲁克,却不知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大师德鲁克。 p>  1950年,德鲁克随父亲阿道夫拜访熊彼特时,熊彼特回答阿道夫的一个问题道:“你知道吗,阿道夫,在我现在这个年龄来看,人们若只晓得我写了几部著作及发明了一些理论,我认为是不够的。如果没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你就不能说你已改变了世界。”德鲁克说他“从未忘记过那段对话”,而且这句话成为衡量他一生成就的指标。 p>  2002年德鲁克在接受Business 2.0的采访时,当被问到“你希望将来被后人记起的是什么”时,德鲁克答道:“那就是我曾经帮助过一些人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p>  德鲁克半生关注和帮助非营利性组织解决管理问题,并身体力行地致力于某些慈善事业,一方面源于他对“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的认知;另一方面更是源于他对整个世界的关怀。他长时间为非营利组织及社区团体提供无报酬服务,不仅仅是想要深深地探讨管理、经济、政治等多领域的知识,是因为他怀抱着对周围人群、社区和世界的爱和关怀—他要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他要寻求这些知识以深刻地理解世界和诊断世界的毛病。 p>  德鲁克不仅成就了自己“大师中的大师”,更为自己此生获得了幸福。前者得力于知识,后者得力于爱。 p>  了解德鲁克,要了解德鲁克这一生的幸福;做企业家,要明白德鲁克的管理,也要推人及己,明白企业家的幸福。 p>  企业家的幸福是什么?德鲁克是说过的,他不仅书里说,也用自己的行动给以启迪。作为管理学者,德鲁克探讨管理真谛,著书育人、力行咨询,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身边的世界。企业家呢? p>  在每个企业中,管理者都是赋予企业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要素”始终只是资源,永远不会转化为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经济体系中,企业能否成功,是否长存,完全要视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而定,因为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惟一拥有的有效优势。 p>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的企业中,我们的企业家、管理者尤其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企业家的素质与绩效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途。 p>  但我要说的是,为什么德鲁克如此强调企业家的绩效?企业家的素质是在提高的,我们的企业家们读MBA、EMBA的越来越多了,系统接受管理理论的也多了,读过和理解德鲁克等大师的典籍的也多了,但是绩效呢?为什么德鲁克始终强调“成果管理”,因为他知道,成果太重要,绩效太重要—即使你目标再正确,失去了绩效,你能对身边的企业、社会、人民作出贡献吗? p>  企业家的幸福是什么?那就是把自己的智慧转换成促进企业成长的“生产力”,能够在素质提高的同时,将“管理”转化为“成果”,这是一个企业家的使命,也是企业家的幸福。 p>  当前的问题是,企业家知道了“管理”,却将管理束之高阁。 p>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被推崇备至的,它的价值正在于让“卓有成效”变得可以操作、可以学习、可以掌握。但,企业家们有谁认真地在读过之后去身体力行的?时间管理你尝试了没有?要事优先、有效决策、用人所长、重视贡献……也许你都知道,但是你有过实践吗?任何借口都会找到,但“没有成效”就是没读懂德鲁克。 p>  德鲁克告诉你怎么做,但他的初衷是你知道了就要去做出成果。德鲁克自己“写了44本经典作品,六度获麦肯锡论文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近40篇经典文章,他宏观的思维与微观的坚持,加上成熟的心智,开阔的视野,超然的格局,并且通过他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贡献人类社会”,他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活教材,但读他的人学到多少? p>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再次寄托了德鲁克对“企业家实践”的心愿,他“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一种实践、一门学科。他并没有涉及企业家的心理和个性特征,而是探讨了他们的行动和行为”。德鲁克耗费心血,在此书破旧立新,他没有像其他探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书籍那样去赋予企业家精神神秘的光环,认为那是天赋、才干、灵感或“灵光乍现”;德鲁克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有组织—且需要加以组织—有目的的人物和系统化的工作”。事实上,他强调什么呢?他撕开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面纱,就是想使之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的一部分”。可是,当我们企业家也明白“意外事件、不协调的事件、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人口统计数据、认知的变化、新知识……都是创新机遇”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仍是乏于创新活力? p>  也许《管理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 p>  而当我们的企业家读到《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本书阐释的管理的真谛:管理使命、承担责任、勇于实践?德鲁克指出,管理重心是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管理需要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为支柱。他探讨高层管理的功能、结构及任务,探讨哪些是高层管理真正应该做的工作。提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所谓对错,只要规模适当”以及“多角化经营的四种工具和五项原则”。德鲁克尽自己的努力在创新着—他让管理变成学科,变得可以操作和使用,但企业家们意识到“使命和责任”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实务”。 p>  这是一个无奈的话题。但我们的企业家必须明白,这是大师一生著书无数的用心所在。他的书让我们获得管理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管理的意识,实践的意识—当管理被他变得如此清晰可见的时候,请不要辜负大师的苦心,将“管理”用起来,而非知道了却“束之高阁”。 p>  也许,这种管理的实践正是企业家的使命所在,而同时也是企业家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