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小学教师 > 小学综合素质 > 正文

2019年小学教育学章节易考知识点总结:课程概述2发表时间:2019-08-26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课程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如古代学校教育重语言、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学科。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学科、技术性学科、社会科学学科才逐渐在学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手段的更新变化。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四)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了重要的结构性影响,如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以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为代表;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以杜威为代表;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