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幼儿教师 > 每日一练 > 正文

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与能力第五套提分卷单选题发表时间:2019-08-29

1.决定受教育权的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答案】A。解析: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享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无享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学校教育的权利等问题。

2.( )认为天赋的人人平等。

A.杜威 B.洛克 C.卢梭 D.康德

【答案】B。解析:洛克反对天赋观点,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答案】A。解析: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4.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讲授法的概念。

5.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知 B.活动和交往 C.实践 D.个体主观能动性

【答案】B。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6.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个别活动 C.小组活动 D.学科活动

【答案】C。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7.针对网络成瘾,当事人本身可使用的治疗方法是( )

A.行为疗法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答案】A。解析:针对网络成瘾,当事人本身可采用行为疗法,通过控制上网时间和次数,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教师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可以采用认知疗法,针对网络成瘾问题本身及背后的问题,如学业不良、自卑心理、人际交往障碍等,与当事人进行谈话沟通,探讨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以及网络成瘾的危害。另外,由家庭功能失调造成的网络成瘾,还可以通过调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矫正网络成瘾提供条件。

8.(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A.生成性学习 B.组织策略 C.主题纲要法 D.符号纲要法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成性学习的概念。

9.下列关于教育形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可将教育划分为形式化教育和非形式化教育 B.根据教育的实施机构不同,可将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C.近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D.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

【答案】C。解析:近现代社会教育包括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其中,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10.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历史研究法【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观察法的概念。

2016年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14

1.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D。解析:l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社会实践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活动 D.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答案】D。解析: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3.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答案】C。解析: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

4.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

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仅仅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答案】B。解析: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A项错误;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的时间和准确性,C项错误;并不能说认知风格孰优孰劣,D项错误。

5.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答案】D。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标志。

7.下列不属于综合课程的形式的是(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C。解析:“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9.一个人只要有( ),才能鉴定为“健康”。

A.生理正常 B.心理正常 C.生理、心理都正常 D.生理、心理都正常,并且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答案】D。解析:l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0.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

A.刺激分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行为强化

【答案】C。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刺激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