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幼儿教师 > 每日一练 > 正文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知识与能力第十一套试题单选题发表时间:2019-08-29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体现了(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3.美国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  )。

A.目的性 B.自然性 C.遗传性 D.获得性

4.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5.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学生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能够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

A.定势 B.迁移作用 C.动机状态 D.变式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出自(  )。

A.苏霍姆林斯基 B.凯洛夫 C.马卡连柯 D.乌申斯基

8.下列有关学习策略的特征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 B.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C.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D.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被动使用的

9.“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  )特征。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10.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11.考试中的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程度,及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是指(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拟合度

1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学制是指(  )。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3.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不表现在(  )。

A.间接性与简捷性 B.交往性与实践性 C.直观性与巩固性 D.教育性与发展性

14.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15.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指(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辅合思维 D.直觉思维

17.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以便于记忆的方法叫做(  )。

A.语义联想法 B.视觉想象法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18.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英语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问难,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19.皮亚杰通过观察的活动,用自编的(  )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等道德发展的问题。

A.对偶故事法 B.法 C.两难故事法 D.行为疗法

20.可采用(  )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1.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

答案及解析

1.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B【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专家点拨校园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尤其对学生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和导向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良好的校风是学校整体优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对新师新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校风的考查,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形式为主。

3.A【解析】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他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

4.C【解析】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他的理论属于内发论。

5.D【解析】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

6.A【解析】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定势在学习中具有两面性,它能节省思考的时间,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也可能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专家点拨考生在复习时应区分定势和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7.C【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马卡连柯,体现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D【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是学习者主动的使用而不是被动的使用。

9.B【解析】“自信、坚强、勤奋”描述的心理特征是人的性格,是一个人内在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比较稳定。

10.B【解析】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11.B【解析】效度是指考试中的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程度,及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测量结果与要考查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专家点拨本题考查测验的质量指标中的效度。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通常以单项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复习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区分,避免混淆。

12.D【解析】道尔顿制是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查。

13.C【解析】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表现为间接性与简捷性、交往性与实践性、教育性与发展性。1

4.D【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15.D【解析】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16.B【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专家点拨发散思维的特征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其特征主要有三个:(1)流畅性,即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3)独创性,即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17.D【解析】在学习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这种方法叫做谐音联想法,此类记忆方法多通过谐音产生联想、派生而得。

18.D【解析】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

19.A【解析】皮亚杰采用自编的对偶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问题。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儿童道德发展,他使用的是两难故事法。

20.B【解析】肌肉松弛法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其原理是让人们先感受紧张再感受松弛,在一紧一松中渐渐舒缓身体和心灵。

21.C【解析】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点击→:///

相关推荐:

教师准题库,直播刷题学习平台!

(一站式解决做题、听课两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