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申明 - 帮助中心
城市: 全国北京天津山西湖北河北安徽吉林广西陕西海南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山东上海浙江江西四川广东河南江苏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城市 > 山西 > 山西考试资料 > 正文

2019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6)

时间:2019-09-06

一、单项选择题

1.197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  )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3.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德育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里强调的德育功能是德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教育功能

5.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6.的核心能力是(  )能力。

A.想象

B.记忆

C.观察

D.思维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能力?(  )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推理能力

D.操作能力

8.某学生易冲动,急躁,直率,豪爽,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他的这种气质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9.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0.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来说,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运用(  )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参考答案: 

1.D【解析】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70年写成并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集中阐述了终身教育思想,由此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之一”。

2.C【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A【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概念学习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

专家点拨加涅从两个角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这是历年考试中的重点内容。(1)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2)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4.A【解析】“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德育功能的政治功能。

专家点拨历年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古语或名言,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等,从而考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或心理学原理。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首先要知道这句话的大致意思,然后再结合选项进一步分析。

5.C【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商代,商代属于奴隶社会。

6.D【解析】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有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能力。

7.D【解析】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等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不属于认知能力。

8.A【解析】胆汁质的人以情感发生的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为特征。属于这一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思维灵活,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行动敏捷,生气勃勃,但这种人遇事常欠考虑,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9.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处理问题。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留有余地,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机事件或意外情况,能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

10.C【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Copyright © 2012-2019 教师资格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23285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