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申明 - 帮助中心
城市: 全国北京天津山西湖北河北安徽吉林广西陕西海南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山东上海浙江江西四川广东河南江苏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城市 > 北京 > 北京考试资料 > 正文

2019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习题:义务教育

时间:2019-09-01

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学生

B.班级

C.知识

D.课程

【答案】D。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2.“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答案】C。解析:“理想和未来”是青年期的重要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3.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 )

A.时代性

B.经济性

C.强制性

D.创新性

【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故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4.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做( )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比较

【答案】C。解析: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5.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

A.推理式

B.算法

C.演绎式

D.启发式

【答案】B。解析:算法式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

6.小明在学习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之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 )

A.抽象概念

B.关系判断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答案】D。解析: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

7.(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A.品德

B.意志

C.道德

D.情绪

【答案】A。解析: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它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的体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体现了(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直观性原则。考生需注意区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直观性原则的内涵。

9.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答案】D。解析: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因此,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0.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防御机制中的( )

A.压抑

B.否认

C.文饰

D.代偿

【答案】B。解析: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称为否认。

Copyright © 2012-2019 教师资格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23285号-1

Top